高考已经结束,接下来就是过关的考生选择志愿的时间了。作为在法海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律师,我真诚奉劝那些想报考法学(法律)专业(以下统称法律专业)的考生和家长在充分考虑以下问题后,再决定是否报考。
首先,请考生在内心中问自己以下3个问题:
1.你报考法律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好就业,还是出于喜爱?
如果你是为了容易就业而选择它,那么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国内多年来早已供过于求,就业竞争力非常大。即使你将来毕业后想考公务员,那也是要与千军万马一起争过独木桥,竞争压力可以想象。因此,法律专业并不是容易就业的好专业。
如果你是出于喜爱而选择它,那么请问自己以下第二个问题。
2.你是因为熟悉、了解法律相关的职业而喜爱法律专业,还是因为想象它很适合你、很理想化而喜爱它?
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从事的相关职业主要如下: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警察、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,从事法律教学研究工作的老师、学者,从事文职工作的法务专员等等。如果你的家人是长期从事其中某一职业的专业人士,他们支持你报考法律专业,你可以大胆报考。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并不熟悉上述职业的真实情况,更多地想象它们很适合你,那么你的这种喜爱很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喜爱,建议慎重报考。
如果你是因为熟悉、了解而执意报考法律专业,那么请问自己以下第三个问题。
3.未来的你毕业后是否有能力长期从事上述职业?
上述职业虽然都属于与法律相关的工作,但是它们各自的工作侧重点、工作对象、工作难易程度、工作量投入大小等均有不同,如果未来的你从事这些职业后不想混日子,那么你需要自我打造、具备非常强大的综合能力。
尤其当你选择从事法律实务一线的警察、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这些职业时,那么你从事这些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不仅仅包括你是否具备“活到老学到老”的学习能力(这是“小菜一碟”的基础能力),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具备应对复杂人性、黑暗力量、坚守法治的强大抗压能力、心理调节能力,以及在逆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?
上述综合能力并不是入行后的所有人都能具备的,许多人入行后发现自己当初的理想战胜不了残酷的现实,最终纷纷改行。只有那些入行几十年后仍然坚守法治初心、不同流合污、严于律己、自我提高的人才最终将自己打造成具备上述综合能力的无名英雄。这部分人可以说是国家法治队伍中的精英和栋梁,没有他们,依法治国可想而知。
当然,如果未来的你很难具备上述综合能力,你可以不选择从事一线的警察、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这些职业,而选择从事其他压力相对较小的法律职业或其他岗位,只要能坚守法治底线、做人底线就行了。
人生苦短,要少走弯路!今天当你问完自己上述3个问题后,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,过几天再仔细读读本文,我想你应该能得出自己的答案了。
【作者:吴刚律师,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】